一专多能:88毫米高射炮
在二战欧洲战场上,火炮的身影遍及各个角落,榴弹炮、加农炮、反坦克炮、高射炮、坦克炮、火箭炮、列车炮等一起构成了火炮家族。
在这个火炮仍然被称为“战争之神”的时代,没有任何一种火炮可以像德国人的88毫米高射炮那样“一炮多用”,它可以击落千米高空呼啸而来的轰炸机,也可以将炮口放平,用碳化钨芯穿甲弹给盟军坦克来次“整容手术”,甚至还能用破片榴弹让步兵体验“死神的洗礼”。
88毫米高射炮
名炮出世
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前,德国的克虏伯军火公司设计了一种FlaK18型88毫米高射炮。这是88毫米高射炮的第一个型号,全炮长7.62米,战斗全重4.9吨,身管为56倍口径,炮弹的出膛速度为820米/秒,最大射高可以达到8000米,一个熟练的射击小组可以在一分钟发射20发左右的炮弹。
初露锋芒
1933年,FlaK18型88毫米高射炮开始量产,西班牙内战爆发后,为了支持佛朗哥武装,希特勒派出了由250架飞机、180辆坦克和数百门火炮组成的“秃鹰军团”支援法西斯军队。
由于共和国军空中力量薄弱,88毫米高射炮没有得到太多防空作战的机会,反倒是把反坦克的“兼职”干有声有色。由于口径大,炮弹初速快,88毫米高射炮发射的穿甲弹可以轻松击穿80~120毫米的装甲。
后续型号
西班牙内战结束后,德国军方对88毫米高射炮的性能非常满意,但对于士兵用其进行反坦克作战却不置可否。这主要是因为88毫米高射炮初速快,膛线极易磨损,一般发射900发炮弹就得更换身管,所以军方觉得用其攻击坦克有点“大材小用”。
1936年底,克虏伯公司推出了改进型的FlaK36型88毫米高射炮。它与前辈FlaK18型最大的区别在于采用了双层炮管,其中内层炮管分为两到三节,磨损后只需更换磨损最厉害的一节,大大节约了资源,身管寿命也从900发提高到了10000发。到1944年8月时,共有1.1万门的88毫米高射炮在德军中服役,这绝对是一个惊人的数字。
实战表现
北非战场上的88毫米高射炮
1940年6月10日,德军第7装甲师师长隆美尔与英军坦克部队遭遇,由于当时身边只有两个高射炮连和两个侦察连,于是他下令让高射炮就地展开,直接瞄准英军的坦克射击,不料88毫米高炮威力奇大,取得意外战果。从此,德军就经常将88毫米高炮用作反坦克作战中的直射火力。
苏德战场上的车载88毫米高射炮
1941年6月22日,德军发动侵苏战争。德军第41装甲军突入苏联国境后遇到苏军第3装甲军的KV式超重型坦克的抗击。这种坦克火口径大,车体装甲厚,当时的德军反坦克火炮无法将其击毁。于是德军调来88毫米高炮,竟一举击毁苏军坦克200余辆,从而扫清了前进的道路。
发展潜力
由于88毫米高炮在反坦克方面的出色表现,德军决定进一步发掘它的潜力,在其基础上研制出专门的反坦克炮。1940年军方责成克虏伯和莱茵钢铁公司展开竞争设计。两公司生产出了完全不同的火炮。莱茵金属的产品更接近高炮,定名FlaK41。克虏伯的产品更像反坦克炮,经过改型后定名为PAK43。PAK43装在一个四脚座盘上,可以环向射击。它具有惊人的准确度和破坏力,是极其出色的反坦克炮。
据报告,它有过击毁3500米以外的坦克的记录。一次,苏军一辆T-34坦克被一门距离它四百米的PAK43击中后部,整个坦克发动机被巨大的冲击力击出5米,而坦克炮塔上的指挥塔也飞到了15米以外。直至大战结束前,仍没有任何盟军坦克能抵挡它的正面一击。
以型号为FLAK18的原型炮作基础,除了PAK43之外,88毫米高炮还陆续推出其它各种改型,有大大提高了射程射高的FLAK36和41改型高炮,有成为著名的虎式重型坦克主炮的42型坦克炮,还有的装备在“虎”式和“斐迪南”式坦克歼击车上作为主炮。据统计,前后共有8型88毫米高炮改型投入使用。
结论:
即使它最初的角色是高射炮,但因为88毫米高射炮出色的性能,延伸出多样化产品,可谓是遍地开花,更成为德军装备数量最多的炮种。